▼ 聽講影評 ↓
.
文|王志成(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碩士。曾任《首映》(Premiere)雜誌台灣版總編輯,現為自由編導、影評人。)
圖:Netflix/提供、取材自網路、翻攝預告畫面
法國大革命之謎
以拿破崙「歷史是一套普遍接受的謊言」揭開序幕,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開場以冰雪中焚燒的宮殿,蒙面少女砍斷貴族頭顱。
她旁白:「人們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,人們卻忘記,隨著時間的流逝,歷史會重寫,被不同書籍所轉變,被那些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重新創造。」氣勢滂礡、滔滔雄辯,藝術指導、攝影、對白都讓人歎為觀止。
當此地觀眾陶醉在美製《艾蜜莉在巴黎》物質主義粉色的泡泡時,法國拍攝的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以平民對抗貴族活死人的角度,重新詮釋法國大革命。
以病毒作為革命誘因,適逢瘟疫橫行,世局動盪,沒有什麼作品比本劇更能貼切地反應病毒威脅下、詮釋歷史的當代新角度。
以《水底情深》獲獎的墨西哥裔導演季勒摩戴托羅熱愛昆蟲,早年作品常見以昆蟲為故事核心發想,例如《秘密客》主角是變種的蟑螂。
2014年根據他2009年寫的小說改編的影集《血族》,對於吸血鬼不死之軀,提出生物學的假設:那是一種白色的寄生蟲進入人體血液,讓人嗜血、肉身不死、並且具有傳染性、甚至享有共同意識。
韓劇《屍戰朝鮮》改編自2014年漫畫《神的國度》,全盤移植《血族》的概念,被形容是古裝版的《屍速列車》。
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在故事內容上,跟《屍戰朝鮮》有一些相似之處:活死人都源自貴族,向底層民間擴散,但相似處僅此而已。
說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是活屍版的《悲慘世界》會更貼切,緊扣開場陳述的史觀,把貴族跟平民之間的衝突,用很多敘事線交織起來,描述教士、孤兒、妓女、農奴、警察、貴族之間,不同人格對自身的覺醒和對時代的回應。
封建社會的階級衝突,加入病毒的助紂為虐,讓任人宰割的平民,別無活路,只能革命。
本劇中造成活死人的血液病毒,跟封建社會意識形態兩面一體,或者說集體意識形態,就像是一種病毒,相互感染,彼此增強,貴族誠然死死團結在既有的利益下不肯放手,被感染的平民則要透過特殊控制,否則也會跟貴族一樣嗜殺成性。
不管是封建建立的階級制、兩性裡父家長制、藍血人對紅血人的體能優勢等等,人類始終在不同分類族群裡,實踐宰治或被宰制的對立關係。
從徒勞無功的理想主義醫生、到認清時代不公願意放棄貴族身份的女主角,最終都加入革命起義,而階級革命又能改變多少既定的宰制或被宰制關係?
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裡消滅活死人唯一的方法是斷頭,於是斷頭台在法國大革命中盛行,這是多麼自得其樂的一套「重新書寫」。
因為相信歷史在後世可以造假,所以喪心病狂的極權國家,不計代價搶奪「敘事權」,但是歷史詮釋必須建立在史料基礎上,而史料是要被一再考據驗證才能取信、又隨時會被更新證據推翻,歷史敘事並非如此廉價可以取得。
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從少女的角度敘述革命的過程,和歷史詮釋角度的可能性;時下今日,傳統媒體因網路從使用工具轉變為新媒體,加上長久以來記者在不同類型媒體中所扮演的角色輕重不一,卻受網路成新媒介影響,記者角色莫名消逝了。
反之,資訊日益氾濫、個人意見成社會公理、自吹自擂再加碼人工造數即成所謂的「網紅」,明明年輕人也很忙、豈有多餘時間盯直播?當前假信息成災在台超過3年,讓人感慨萬千。(責編:葉畀威、洪健庭、辜辰嵐 編審:陳香君、壞編、蕭文龍、歐葛 後製:美編視覺設計組、影音組)
● 點我到Netflix瞧瞧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
● 點我直接看網路片源立即欣賞這一齣戲《法國大革命之謎》